深秋時節,在新寧縣各高標準農田示范片區,一望無際的稻田在微風的輕拂中迎接著收割機的采收,放眼望去,稻田一片金黃,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,稻穗密實、谷粒金黃,微風吹來,稻香四溢。
10月30日,在金石鎮中長村的高標準農田示范片,種糧大戶趙秀桐的晚稻開始收割,今年,他在該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承包雙季稻710畝。現在正是晚稻收割的季節,成片的稻田阡陌縱橫,收割機正在滾滾稻浪中來回穿梭,機聲隆隆作響,金黃色的稻谷被卷入收割機“腹”中,隨著齒輪轉動,谷粒、稻草迅速分離,不一會兒,一股股顆粒飽滿的稻粒從出糧口傾瀉而下,裝上運輸車輛,現場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。
金石鎮中長村種糧大戶趙秀桐:種田最怕缺水,現在好了,高標準農田建成后,灌溉簡單方便,再也不用像以前要守水了,同時機器可直接下田作業,生產效率明顯提高,省時省心又省力,增收更有保障,我們種田更有信心。
近年來,我縣采取“高標準農田+”建設模式,統籌整合各級各類涉農項目在示范鄉鎮有序有力實施,推動農業農村資源要素不斷向高標準農田核心區集聚,著力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。今年,我縣晚稻機收率100%,目前全縣正搶抓農時,保證秋糧顆粒歸倉。
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股負責人 王喬清:全縣農田耕地面積達56.67萬畝,其中雙季稻面積15.9萬畝。近年來,我縣圍繞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和‘雙季稻示范區’,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有效解決了機器進田難、農民靠天吃飯的問題,明顯帶動了農戶種田的積極性,實現降本增效。
截至2022年,我縣共投資27612.8余萬元,建設高標準農田17.12余萬畝,涉及13個鄉鎮140個行政村,受益群眾6萬余戶24萬余人,高標準農業建設項目有效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,通過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,切實保障了糧食安全,實現“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”這一目標。
“巴掌田”變成“整片田”,起伏的坡地變成平地,“沉睡”的土地資源被“激活”。如今,田成方、路相連、渠相通、澇能排、旱能灌、水土留得住、農機能進出。標準農田建設讓許多昔日低效田、撂荒田變成了穩產高產田,新寧縣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正在加快,鄉村全面振興目標正在闊步向前。
來源:新寧新聞網
作者:李建鋼 黃渝液 李媛媛(實習)
編輯:張宇昕
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